蓝印花布印染技艺

2021-08-23 浏览量:593

原萧山(含滨江)沿钱塘江一带沙地区盛产棉花,因而萧山土布在清末民初时闻名全国。随着萧山土布的出名,各种印染业也应运而生。特别是萧山蓝印花布非常行俏。因为当时的妇女、小孩穿的全是蓝印花布,家里用的被面、蚊帐、台毯、包袱、围裙等等也全是蓝印花布。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较为复杂、技术含量较高,一般有七道工序:一、描样,需要一定绘画能力。二、按样刻底板,并涂上生漆加以保护。三、用石磨将黄豆磨成粉。四、黄豆粉和风化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,用水搅拌成浆糊状。五、将花样底板按在摊平的白土布上,然后把浆倒在底板上,用刮板来回刮平待晾干。六、干后去底板,将布放入染缸。七、将染透的布取出晾干后,刮去涂上的浆糊,一块蓝白相间,图案清晰的蓝印花布便展示在了人们面前。 传统蓝印花布不仅美观大方,古色古香,而且永不褪色,耐穿耐磨,是绿色环保产品。可惜现在我们这一带已不生产了,会印染蓝印花布的人已是风毛麟角,因为过去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祖传,而不是师传。祖传也是只传给儿子、媳妇,不传给女儿。因此传人很少,留下来的已年迈去世。所以这门技艺濒临失传,须抓紧抢救。我区已采取保护措施,专门拨出经费,建立手工技艺库和传承人档案。举办培训班,培养接班人,打算在物联网小镇和互联网小镇、白马湖生态景区开设蓝印花布作坊,将该产品作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,走向大众,使这门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发扬光大。 非遗名录小档案: 长河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2009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